中科大家长论坛

标题: 随想:孩子的"老师"是谁? [打印本页]

作者: pdy    时间: 2012-2-12 22:15
标题: 随想:孩子的"老师"是谁?
本帖最后由 pdy 于 2012-2-12 22:18 编辑

呵呵,这里说的老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老师哦.
孩子今天傍晚走了,回中科大了.
走前,我半真不假的说"到学校你该兴奋高兴了吧,,和同学一起,自由自在的",见孩子没作声,我再加上句"也没有老爸的批评了....",孩子内功好,不露声色,我知道说到她心里去了.
寒假时间长,自然会少些感性多些理性.
说实话,此次春节在交谈中批评了孩子几句.
现在的大学生,假期回家,看来表现大都差不多,咳---就权且算孩子彻底放松吧.
不过,我觉得这种放松,这种状态有些过,要批评几句,实属为她好,也是"忍不住"之举.但效果我也知道.不会好到那里去.
有点纠结,以后怎么办呢?
说实话,许多事,除了交谈,包括批评,我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似乎有些无奈.
孩子小时候,我们是"强大"的,孩子大了,我们不再"强大",以后还会变得"弱小",某种意义上说,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和"老师"呢?...
我想,父母是"老师",但这可能只是"初级阶段"意义上的,到了"高级阶段",该是社会来充当这个"老师"吧,这够强大也够孩子学的,还有是他们的家庭和孩子充当"老师",会使他们温故而知新....
回想自己,不就是这样过来的吗?
看来,咱的"无奈"许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且有充足的理由支持呢.
因此,一般不必担心哈....呵呵.
估计孩子就要到寝室了,咱也完成"随想"了,发帖.

作者: 秋叶hxx    时间: 2012-2-12 22:48
到学校你该兴奋高兴了吧,,和同学一起,自由自在的真说孩子心里去了
作者: xxy66108    时间: 2012-2-12 22:54
确实如此,不说不行,说了也白说,呵呵,随他们去吧!
作者: chchch    时间: 2012-2-13 00:35
同感,但没有楼主考虑的那么深


作者: 田野    时间: 2012-2-13 08:10
不说不行,说了也白说
作者: 犀利姐    时间: 2012-2-13 08:13
要相信孩子,给孩子多一点自由的空间,孩子会更快乐的
作者: 骄阳    时间: 2012-2-13 08:34
昨天孩子返校,我啰嗦的最后一句是:开学了,该收收心了。
作者: xahxah2004    时间: 2012-2-13 08:34
没办法。社会竞争太激烈。只顾孩子的学习对其他自然放松了点,这是通病。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2-2-13 08:44
感到说总比不说好,虽然说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只是在方式上,应该注意一些为好。
至于孩子将来的发展轨迹,是否反复着这样一个过程,先不去推究。
重要的是,把握好、运用好、处理好自己能“左右”的东西。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2-2-13 09:15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2-13 08:44
感到说总比不说好,虽然说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只是在方式上,应该注意一些为好。
至于孩子将来的发展轨 ...

感到不说比说好~~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2-2-13 09:18
绝大部分科学家还沉浸在过年的兴奋疲乏当中昏昏然,极少科学家已经开始思考,赞一个!
大一大二还可以为师,适当说说,俺们大三的,几乎不用说了~~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2-2-13 09:35
lao90286 发表于 2012-2-13 09:18
绝大部分科学家还沉浸在过年的兴奋疲乏当中昏昏然,极少科学家已经开始思考,赞一个!
大一大二还可以为师 ...

主任现身说法,言之有理。
只是感到,孩子有时过于偏离的时候,就免不了说上几句。其实,理性分析分析,从客观效果上看,满足自己的心理意愿远远大于满足孩子的主观及客观实际需求。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2-2-13 09:44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2-13 09:35
主任现身说法,言之有理。
只是感到,孩子有时过于偏离的时候,就免不了说上几句。其实,理性分析分析, ...

满足自己的心理意愿远远大于满足孩子的主观及客观实际需求。精辟

作者: 大宋水师    时间: 2012-2-13 10:30
不说不行,说了也白说,那就尽量少说吧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12-2-13 11:15
社会确实是最好的老师,但社会这个老师是不会给你提前指路的,也不会告诉你哪是歧路。虽然,走点歧路不一定总是坏事,但家长总是希望孩子们顺当些。所以,家长就喜欢当老师了。
作者: 日丽风和    时间: 2012-2-13 12:17
本帖最后由 日丽风和 于 2012-2-13 12:18 编辑

急孩子之所急,想孩子之所想。不过,很多的时候,家长急的不见得是孩子之所急,家长想的也不见得是孩子之所想。所以,家长与师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作者: pdy    时间: 2012-2-13 13:59
秋叶hxx 发表于 2012-2-12 22:48
到学校你该兴奋高兴了吧,,和同学一起,自由自在的真说孩子心里去了

谢谢.
咱们年轻那会儿大都也这样....呵呵.
作者: pdy    时间: 2012-2-13 14:02
chchch 发表于 2012-2-13 00:35
同感,但没有楼主考虑的那么深

谢谢.
咱孩子3年级了.
到时你会考虑到的,呵呵.
作者: pdy    时间: 2012-2-13 14:21
日丽风和 发表于 2012-2-13 12:17
急孩子之所急,想孩子之所想。不过,很多的时候,家长急的不见得是孩子之所急,家长想的也不见得是孩子 ...

谢谢鼓励.
也就是说,家长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有时却事与愿违的呢.
赞同你的观点.
有些确实是无法替代的.
作者: pdy    时间: 2012-2-13 14:25
机器猫 发表于 2012-2-13 11:15
社会确实是最好的老师,但社会这个老师是不会给你提前指路的,也不会告诉你哪是歧路。虽然,走点歧路不一定 ...

是的,成自然了...       
希望孩子也能理解.
孩子若反对,那就不当"老师",当"参谋"也行.
好像选择空间还有...比如后勤,呵呵,开个玩笑.
作者: pdy    时间: 2012-2-13 14:33
犀利姐 发表于 2012-2-13 08:13
要相信孩子,给孩子多一点自由的空间,孩子会更快乐的

是.
相信孩子!
作者: pdy    时间: 2012-2-13 14:35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2-13 08:44
感到说总比不说好,虽然说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只是在方式上,应该注意一些为好。
至于孩子将来的发展轨 ...

谢谢.
赞同你的观点.
一般来说,批评多了,批评失效.表扬多了,表扬失效.
我平时一般不说孩子,引导为主.
所以,这次的批,显得有些分量,对我也就"随想"了一下,觉得自己该有个认识,别钻牛角尖....呵呵
作者: pdy    时间: 2012-2-13 14:44
lao90286 发表于 2012-2-13 09:18
绝大部分科学家还沉浸在过年的兴奋疲乏当中昏昏然,极少科学家已经开始思考,赞一个!
大一大二还可以为师 ...

谢谢主任鼓励
主任出场,一个顶俩,呵呵
说得是,但有时还是忍不住,说了可能也是安慰一下自己做父母的尽责的心.
但想想,觉得也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咱再有体验,也只能对孩子说教,但孩子大了,需要的是否是体验式教育呢?
就放手让他们去体验吧
作者: pdy    时间: 2012-2-13 14:46
大宋水师 发表于 2012-2-13 10:30
不说不行,说了也白说,那就尽量少说吧

是的,
把握原则.尽量少说
到论坛来说,呵呵
作者: 向往明天    时间: 2012-2-13 14:56
现在的状况是,家长唠叨,孩子点头,转身照旧。
作者: pdy    时间: 2012-2-13 15:01
xahxah2004 发表于 2012-2-13 08:34
没办法。社会竞争太激烈。只顾孩子的学习对其他自然放松了点,这是通病。

谢谢.
是的,孩子们将面对激烈的竞争,他们不容易.

作者: 也是科学家    时间: 2012-2-13 15:35
考拉兄,俺认为,作为父母,咱该说的一定要说,尤其是遇到间接的和直接的经验和教训时,最好是“就事论事”。关键是要把握说话的态度、分寸以及方式方法。


作者: 大宋水师    时间: 2012-2-13 15:37
呵呵,要说也只是建议性的--如果还愿意听的话,而不是指导性的,更是不管教式的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2-2-13 15:54
建议科学家具体说,针对孩子什么行为,什么事情,说了什么话,说到什么程度。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2-2-13 16:01
pdy 发表于 2012-2-13 14:44
谢谢主任鼓励
主任出场,一个顶俩,呵呵
说得是,但有时还是忍不住,说了可能也是安慰一下自己做父母的尽责 ...

有些事情是必须有体验才会有感悟的,这样的事情一般就是失败挫折一类,不可避免。
做父母的有时还是要提醒,明确指出孩子自己要承受的压力,自己承担的责任。
作者: 阳光    时间: 2012-2-13 16:12
楼主的思考总是有一定的深度。
楼主的孩子我见过的,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还是学校学生会的干部呢
作者: pdy    时间: 2012-2-13 16:59
也是科学家 发表于 2012-2-13 15:35
考拉兄,俺认为,作为父母,咱该说的一定要说,尤其是遇到间接的和直接的经验和教训时,最好是“就事论事” ...

谢了
同意
孩子也就是假期间,和多数人一样,生活不正常...
还有就是觉得孩子动手能力差,以后独立生活怎么办?
作者: pdy    时间: 2012-2-13 17:00
大宋水师 发表于 2012-2-13 15:37
呵呵,要说也只是建议性的--如果还愿意听的话,而不是指导性的,更是不管教式的

是的
孩子们有共性,也各自有特性.特点.
将指导转化为建议
管教式的方法肯定是不足取的.除非...那说明家长已彻底失败.
作者: pdy    时间: 2012-2-13 17:01
lao90286 发表于 2012-2-13 16:01
有些事情是必须有体验才会有感悟的,这样的事情一般就是失败挫折一类,不可避免。
做父母的有时还是要提 ...

不错.
"...明确指出孩子自己要承受的压力,自己承担的责任。"
作者: 也是科学家    时间: 2012-2-13 17:10
pdy 发表于 2012-2-13 16:59
谢了
同意
孩子也就是假期间,和多数人一样,生活不正常...

考拉兄,你所说的“孩子动手能力差”包括哪些啊?是否能说来听听。

作者: pdy    时间: 2012-2-13 20:39
也是科学家 发表于 2012-2-13 17:10
考拉兄,你所说的“孩子动手能力差”包括哪些啊?是否能说来听听。

要说也就是生活方面的,比方家务等
孩子以后面临的不仅是工作,还有生活.
家庭教育往往是有局限的,
过去有一句名言:"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是个好老师.
作者: pdy    时间: 2012-2-13 21:31
阳光 发表于 2012-2-13 16:12
楼主的思考总是有一定的深度。
楼主的孩子我见过的,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还是学校学生会的干部呢

谢谢阳光.
过奖了.
也许过了年,孩子又大了一岁,咱想的就多了一些.
作者: 也是科学家    时间: 2012-2-14 08:18
pdy 发表于 2012-2-13 20:39
要说也就是生活方面的,比方家务等
孩子以后面临的不仅是工作,还有生活.
家庭教育往往是有局限的,

考拉兄,孩子学习家务,从给咱们打下手开始。
首先咱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然后,做家务或者做饭时,可以叫上孩子,适当的让他或她干些小活,还可以教些简单的流程,重要的是,此时此刻是交流感情的好时候,一家人边干活边说笑,其乐融融的。

作者: 蒲公英    时间: 2012-2-14 08:58
赞一个,楼主是个爱思考的好家长!
作者: pdy    时间: 2012-2-14 15:39
也是科学家 发表于 2012-2-14 08:18
考拉兄,孩子学习家务,从给咱们打下手开始。
首先咱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然后,做家务或者做饭时,可 ...

一个人的动手能力我觉得很重要.
呵呵,家务是一个方面,小从家务大到科研,推开来可以说是实践精神或能力,表现在动手上.
想法再好,不会动手,那是纸上谈兵,等于零.不动手,也不能证明和完善该想法,动手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可能咱是搞工的,对此有偏向,或者说对此感触深.所以就希望孩子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愿与也是科学家交流.
作者: 也是科学家    时间: 2012-2-14 15:53
pdy 发表于 2012-2-14 15:39
一个人的动手能力我觉得很重要.
呵呵,家务是一个方面,小从家务大到科研,推开来可以说是实践精神或能力,表 ...

是的,动手能力确实是很重要
但是,考拉兄,俺说啊,不用太着急,人生,原本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孩子的路还很长,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包括动手能力方面),其结果肯定是天天进步。


作者: lily_qiu    时间: 2012-2-15 22:27
确实如此,不说不行,说了也白说,呵呵,随他们去吧!
作者: 大宋水师    时间: 2012-2-15 23:41
呵呵,动手能力与技能水平或许又不一样。

做家务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但不会做家务的,也不一定就动手能力差。

也是科学家说的是,有些东西是可以慢慢来的。
作者: chchch    时间: 2012-2-16 01:00
再看一遍。没事常来看看,细细品味!
作者: pdy    时间: 2012-2-16 10:11
也是科学家 发表于 2012-2-14 15:53
是的,动手能力确实是很重要
但是,考拉兄,俺说啊,不用太着急,人生,原本就是一个不断完善 ...

谢谢.
也一并回复大宋了.呵呵.
不论是家务,还是其他,,动手能力体现在要动手的领域.
是的,家务不会,不等于没动手能力.同理,动手是一回事,动手能力是另一回事
动手能力这也是锻炼出来的.
赞同也是科学家的观点不急.逐步锻炼吧.
作者: pdy    时间: 2012-2-16 10:26
本帖最后由 pdy 于 2012-2-16 10:29 编辑
lily_qiu 发表于 2012-2-15 22:27
确实如此,不说不行,说了也白说,呵呵,随他们去吧!


好像这样的观点不止你一个呢,无奈呢.
我想了一下,将话题延伸一下,有如下观点,不一定对,仅供参考.2点.
咱主要是指宏观上的.具体微观比如具体方式方法,建议,引导,批评等就不讲了,希望能理解.
1该不该说.(指通常本身是应该批评的)
你说"不说不行..."说明你对此有认识,我就不多说了.
2如何认识说(批评)
说后,无外乎2种结果.
有效果哪怕并不大就不谈了.没效果(即说了也白说)怎么办,如何看待这个白说呢?
其实我觉得还是有效果的,起码让孩子知道这样对他今后没好处,是错的.以后他吃了亏,认识到了,就会反思,以后对家长的批评就会改变态度.这是我个人的体验.
再就是也许无形中多多少少也培育了孩子的抗压能力.
如果孩子听不得批评,就会脆弱,到了社会(即便在学校),批评多了,人家甚至不管方式,态度,受得了吗?一些极端的悲剧以及啃老族的出现,是否也说明了他们的抗压能力太差?
说了,起不起作用是另一回事.
孩子也要有健全的心理.
该不是独生子女惹的祸吧?
但出了家门就没有独生这个概念呢.

作者: lily_qiu    时间: 2012-2-16 12:50
pdy 发表于 2012-2-16 10:26
好像这样的观点不止你一个呢,无奈呢.
我想了一下,将话题延伸一下,有如下观点,不一定对,仅供参考.2点.
...

谢谢 pdy!所言极是。我比较肤浅。
作者: 快乐鱼    时间: 2012-2-16 13:04
老兄的小棉袄根本非常有自控能力,无需老兄多言。诸多"忍不住"之举,实属瞎操心啊。
作者: 大宋水师    时间: 2012-2-16 14:27
pdy 发表于 2012-2-16 10:26
好像这样的观点不止你一个呢,无奈呢.
我想了一下,将话题延伸一下,有如下观点,不一定对,仅供参考.2点.
...


这个话题似乎越说越复杂啦,呵呵。

俺也再说点想法。家长对孩子“说”--有很多种,有些是纯属唠叨,孩子不乐意听,可以少说点。有些是看到问题的批评,有些是事先给予指导,有些是孩子的想法不同但也没错,还有些是。。。。情况不同,语气不同,效果不同,且因人而异。

对孩子的批评,是否能使其增强抗压能力这个俺认为还真不一定了。

如果家长之“说”,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那就起不到所希望的效果了。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2-2-16 15:03
大宋水师 发表于 2012-2-16 14:27
这个话题似乎越说越复杂啦,呵呵。

俺也再说点想法。家长对孩子“说”--有很多种,有些是纯属唠叨, ...

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朋友似的。家长在“施教”的同时也在“受教”。我想在大方无隅系列写完之后,再写一个系列,探讨探讨我们从孩子那里受到的启迪和教益。
作者: 颖丫丫    时间: 2012-2-16 18:37
pdy说寒假时间长,我怎么觉得好短呢?没和儿子呆够
作者: pdy    时间: 2012-2-16 20:26
大宋水师 发表于 2012-2-16 14:27
这个话题似乎越说越复杂啦,呵呵。

俺也再说点想法。家长对孩子“说”--有很多种,有些是纯属唠叨, ...

大宋,你说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我赞同.
也谢谢以上所有朋友的跟帖及鼓励.
最初本人是有感而发,随着朋友们的参与,咱谈的就多一点了,我觉得也不错,一些想法是真实的,但真实不一定就对,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家长们各有各的具体情况和想法,大家参考而已,观点多了,也许有助于大家思考,这就好.
呵呵,本人说的观点属就事论事,不针对任何具体的人.如有不到,请谅解.

作者: 天高云淡    时间: 2012-2-17 17:00
有时候不知道说什么?
作者: 16杰杰    时间: 2017-3-9 19:34
您的帖子已被中科大家长论坛微信平台采用,谢谢!




欢迎光临 中科大家长论坛 (http://www.zkdj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