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标题: 中国科大的老师们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医生    时间: 2015-5-2 10:31
标题: 中国科大的老师们
本帖最后由 李医生 于 2015-5-2 14:35 编辑

   这是科大在读研究生写的一篇博文,发在科学网博客上。文章发表后引起网友热议,有人留言这是一篇充满正能量的文章。未经作者同意转此一块儿欣赏,谁让我们这是科大家长论坛呢?就当为科大老师五一点个赞吧。

   傍晚下课,遇到了史济怀老师,心里有些激动,迎了上去,问了声好。老先生有些疑惑,他并不认识我,只笑了笑点点头,算是对我的问候做了回应。饶是如此,我也非常满足,其喜悦大概和歌迷见到大明星差不多。
史济怀老师就是一位大明星。科大58年建校时,史老师就来到了科大,直到今天,是元老级人物。
我没有在教室里听过他的课,只是在来科大之前,在网上看过他关于“数学分析”的课程实录,课讲得好,很有亲和力。到科大后,有次在郭沫若广场遇到一位老先生,不经意间谈到了史济怀老师,他告诉我说“史济怀现在还在上课”。这都快八十了,还在上课?有机会我得去听听史老师的课,那感觉肯定比守在电脑前强。
可惜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间现场去听一次课,今日校园偶遇史老师,也算是圆了我的一点追星梦吧。
科大的讲坛,确实是很精彩的一道风景。单从年龄上看,就显得层次丰富。
老前辈级,就我所知,除了史济怀老师,数学系的顾新身老师,八十左右了吧,仍在讲微积分。上学期我去听了他半学期的多变量微积分,一三五晚上,老先生从未缺课,当真是声如洪钟,不惜体力的书写板书,其真诚付出的劲头,着实让人感动。近代力学系的李永池老师,也七十好几了,仍在给研究生讲连续介质力学,他是我师爷辈人物,因为上学期在导师的要求下选修了他学生的“弹塑性流体力学基础”。这学期选修了材料系的“陶瓷材料加工工艺”,上课的是两位奶奶级的人物,奶奶们都是有背景,有历史的,举例时“这张SEM是我年轻时做的,很漂亮吧”“我们实验室的某某博士生做的这几项工作”云云,奶奶们的自豪溢于言表。
相比于其他系的老师,我们系的老师们就显得精壮些。
大概是老师太多吧,几乎每门课都安排了两位主讲,一人讲半学期。有时候主讲老师出差,就请个人来代课,一般来讲,请来的人,学术声望都和自己相当。比如系主任刘世勇就请徐春叶老师来顶替自己讲了一次课。计划是讲徐的看家本领光电材料,结果徐乘机给自己做了一次宣传,讲了一通自己的求学经历,工作成就,以及自己是如何为课题组的研究生谋前程的。听完徐老师的课,大家满满的正能量,心中暗许“真中国好导师也!”。
听这些老师上课,老实说,之前对于专家大牛不切实际幻想,全部都会崩塌。经常有老师在课堂上讲“这个我不懂”,至于不懂的原因,正如某老师坦言“我对这东西不感兴趣”。这些老师们都很有棱角,有些火性大的,不时会在课上抨击“某某些期刊是垃圾期刊”云云。
有的老师,会在课堂上发出“你们这一届是我教过的最差一届”之感叹,不过也难怪,每次尤业字老师提问,心里都忐忑的很,他经常提问,名字挨个点,绝大多数时候站起来的同学都只能回答“不知道”,一圈下来,全是不知道,他就呵呵一笑,“这么简单的东西你们怎么能不知道呢?”这场景真让我们感觉自己是科大史上最差的一届。回到实验室,向师兄师姐诉苦,才知他们也曾当过最差的一届,心里也就释怀多了。
老实讲,听他们的课大多数时候都不怎么懂,其实也不是不怎么懂,是压根一点也不懂。上学期有门叫“高分子研究方法”的课,本以为就是一门仪器分析,结果硬是让老师给讲出了花,讲出了诸多门道,开始还能跟上,可每种方法后面的几节课,真就不知所云了。
这学期正在进行的高分子凝聚态物理,是由李良彬老师和梁好均老师主讲。这个阵容算得上豪华了,不过课程内容,也确实令人头疼,尤其是梁老师这部分,围绕着一根长链算来算去,反复折腾几个标度,不禁感慨高分子之博大精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白如科老师的聚合物反应原理专论。这门课第九周开始,刚上了两次课。老白上课除了讲知识,还夹带私货,传授一些成功学,讲一些上课的规矩,青年的责任,以及基本功的重要性等等。老白这门课一讲完,我就进入研究生二年级,从此基本上也就告别在教室了上课了,实验室将是我的学习的主要地方。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这最后的一门课由这么一位唠叨的前辈来上,也算是一种幸运吧,那些真切的提点,都是出门时的锦囊,供立身治学的不时之需。
有次去听数学系一位老教授的讲座,他说“科大的数学是全国最难的,这是华罗庚他们定下的内容,谁敢去降低难度”。不仅数学,我想其他系科也是如此,建校之初的老先生们定下的规矩标准,谁敢轻易变动,一代一代下来,也就形成了科大的传统。
除了教室课堂,科大的讲座也很有特色。这里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讲座,主要是学术性讲座。我听的第一场讲座是去年来面试时,吴奇院士的讲座。记得当时高分子这边的老师同学差不多都去了吧。讲座固然精彩,提问环节更加有趣。由于讲座内容过于专业,外行以及功力不够者是插不上话的,常常是老师们群起发难,之前我很少见这种场面,多是台上讲完,台下三三两两学生提几个问题,老师们不轻易出手,而这里是老师们问得尤其积极。这一年也听了好几次学术报告了,老师们频繁发难,让我莫名有种担忧,学术讲坛不是那么容易站稳的。
  从偶遇史济怀老师,拉拉杂杂出这么一篇,算是对这一年的小结吧。



作者: 小平    时间: 2015-5-2 10:46
坐上沙发认真看

作者: 麦冬    时间: 2015-5-2 11:07
科大的老教授们都是大师级水平,学术渊博。。。。。。来科大后孩子的数学物理水平突飞猛进,得益这些老师们点拨,为科大的老教授喝彩,也为孩子进步高兴
作者: 樱樱    时间: 2015-5-2 12:04
老师们辛苦了
作者: 头上飞过红蜻蜓    时间: 2015-5-2 13:08
伍小平院士也快八十了,还在给大一学生上着必修课。
作者: 点到为止    时间: 2015-5-2 19:52
孩子们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科大各级老师们的教育和培养!
作者: 海之女    时间: 2015-5-2 22:40
为科大老教授的敬业感动
作者: 雪松    时间: 2015-5-3 08:42
科大是能学点真东西的地方。
作者: 紫罗兰    时间: 2015-5-3 12:48
虽然俺对这些老师们都不认识,但是也被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作者: 青青    时间: 2015-5-3 15:02
为科大老师点赞!期待孩儿们不要辜负了这些好老师!
作者: 笑春风    时间: 2015-5-3 16:29
科大孺子牛!
作者: Geo超plus    时间: 2015-5-3 17:09
赞赞赞赞赞赞
作者: 小红叶    时间: 2015-5-3 20:13
告诉孩子要牢记师恩
作者: 学习为荣    时间: 2015-5-4 11:40
这篇文章要推荐到中科大家长咨询群去!
作者: 新城    时间: 2015-5-4 15:14
科大老师好,希望孩子努力学。
作者: 2935545675    时间: 2015-5-4 17:21
为科大的老师点赞。孩子真幸运。有这样的好老师。
作者: johnliu    时间: 2015-5-4 18:42
科大的传统 ,一直保持着,这个是一个大学真正的的精气神!
作者: 大智无云    时间: 2015-5-5 11:13
为科大的老师们点赞!
作者: 飞云    时间: 2015-5-6 11:28
为科大老师点赞!

作者: wanglanping    时间: 2015-5-6 22:12
为孩子考入科大自豪,孩子遇到科大的好老师信运。孩子们要努力加油。
作者: 鳞潜羽翔    时间: 2015-5-7 13:04
很庆幸我的小孩能到科大就读,这么多的前辈大师,都是可敬可爱的
作者: 风吹落花飞    时间: 2015-5-7 18:07
然而科大也有照着课本念书抄写但并不讲解的老师
作者: 悦然    时间: 2015-5-7 19:26
为科大教授点赞,老师辛苦了👍
作者: 春翔    时间: 2015-5-7 20:13
孩子们都叫史爷爷!
作者: cxcscmy    时间: 2015-5-7 22:21
好感动,科大的老师们真敬业,孩子能在这样的老师门下学习,幸运啊!
作者: 1013067513    时间: 2016-7-9 17:51
不明觉厉 唯有敬仰 愿我儿到科大后努力
作者: 16杰杰    时间: 2016-7-9 18:47
科大老教授不放弃本科基础教学也是科大学生功底深厚的原因之一,愿这样的风气一直保持




欢迎光临 中科大家长论坛 (http://www.zkdj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