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生物技术网发布时间: 07-2219:52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近日,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公布了2021年新当选院士名单,共有来自世界范围内的229位学者当选。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成立于1988年,总部设在英国伦敦,是由欧洲多国科学部长共同倡导创立,由英国皇家学会等多个代表欧洲国家最高学术水平的国立科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国际科学组织。该院院士主要来自欧洲国家,代表着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界最高的科学水平和学术地位。目前该院共有院士约4500人,其中包括7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许多科学家在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后才获得诺贝尔奖。 
 今年,深圳大学蔡志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方维规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高会军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蒋洪新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焦李成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金石教授、清华大学饶子和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校友)、首都医科大学张力伟教授当选新一届欧洲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 饶子和教授 ![]() 
 
 履历 
 1973 -1977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生物物理专业本科毕业; 
 1977 -1979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北京胰岛素结构研究组 研究实习员 
 1979 -1982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 
 1982 -1985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985 -1989      墨尔本大学医学院 & St Vincent Institute 博士 
 1989 -1992      牛津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博士后 
 1992 -1996      牛津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研究员 
 1996-至今      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实验室主任 
 2006-2011     南开大学校长 
 2003-200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3-至今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 
 2000-2006     清华大学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领域与方向 
 饶子和院士长期从事新发再发传染病病原体的三维结构研究和创新药物的研究,在流感病毒、SARS和新型冠状病毒等冠状病毒、艾滋病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手足口病毒、疱疹病毒、非洲猪瘟病毒及结核分枝杆菌等人类重要病原体的机制研究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新性贡献。饶子和院士团队已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同行评审论文401篇,其中包括在Cell、Nature、Science 三大科学杂志的主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3篇,被引用逾21,500次。饶子和研究团队积极推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工作,获得专利授权37项。 
 学术荣誉与奖励 
 奖励 
 1999年   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奖”; 
 2003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2003年   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6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最高奖“第里雅斯特科学奖”(Trieste Science Prize); 
 2006年   陈嘉庚科学奖 
 2008年   首届“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 
  荣誉 
 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4、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研究员(2014)、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及爱丁堡皇家学会通讯院士(2015)、哥拉斯哥大学(2008)和香港浸会大学(2009)荣誉博士,欧洲科学院通信院士(2021)。 
 学术服务 
 2008-至今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名誉主席 
 2015-2017   中国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创始人 
 2014-2017   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学联合会 (IUPAB) 主席 
 2010-至今    Protein & Cell杂志创始人和主编 
 2005-2008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主席 
 2004-2006   中国晶体学会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