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5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家长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nice 发表于 2009-10-28 09:1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给家长的一封信
李开复_新浪博客 作者:李开复
  写了四封给中国学生的信后,许多学生问我:开复老师,你为什么不写一封信给我们的父母呢?作为一个父亲,你可以分享你教育子女的理念和经验。

  作为一个热衷教育的父亲,我确实有不少教育孩子的经验。但对这封信我一直有些犹豫,因为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在好几位同学的多次鼓励下,我逐渐意识到了写这封信的重要。我问他们:如果写一封信给你们的父母,你们会希望我说些什么呢?他们说:

  告诉我们的父母:我们长大了,真的可以照顾自己。就让我们自己闯一闯,哪怕是碰碰钉子也好。

  告诉我的父母:你们对我的期望好高,我总是达不到,总觉得对不起你们。我希望你们能够接受一个平凡的我。当你们看到我已经尽力而为时,能不能鼓励鼓励我?


  告诉我们的父母:我不想做一个读书的机器,我想找到自己的兴趣,希望你们能支持和理解我。


  告诉我们的父母:我真的好想和你们成为朋友,但我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听了这么多充满热情和期望的话,我提起了笔。我想写出我对家庭教育的真实想法,想与大家分享我的教育理念,想帮助那些平日里疏于交流的父母和孩子,为他们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其实,教育孩子这件事并不是很难,我们只需要把握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培养一个懂事明理、善于学习、自主独立、自信积极、快乐感性的孩子;然后和他成为无所不谈的朋友。
  中国广大的家长朋友们,我希望和你们进行真诚而深入的交流。在教育孩子方面,你们可能比我有经验,也有很多好的方法。我并不强求你们认可我在这封信中谈到的方法和理念,而是希望你们知道,你们的孩子有许多发自内心的话想告诉你们。如果有时间的话,你们最好能和孩子们面对面地谈一谈。如果这封信能够让一些家长知道孩子们藏在心底的话,能够让家长和孩子们彼此沟通和理解,甚至成为无所不谈的朋友,那么,我写这封信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培养懂事明理的孩子
  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做一个好孩子的必备条件。但是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而是要成为懂事、明理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会盲从他人,而不见得知道为什么要那么做。懂道理的孩子善于分析每件事背后的原委,他们会在父母讲的话有道理时百分之百地服从,在父母的话不完全正确时则会与父母主动讨论、交流——这样的孩子才是既尊重父母、又坚持原则的好孩子。
  虽然我相信启发式教育的优越性,但我同时也相信严格管教的必要。孩子们的成长既需要启发,也需要纪律和规矩。他们既需要培养自信,也需要学习如何自省。
  关于规矩,我总结出了四条定律:

    *
  定好规矩,但首先要把与规矩相关的道理讲清楚,不能盲目地要求孩子服从;
    *
  在规矩的限制范围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
    *
  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预先讲好的惩罚;
    *
   规矩越少越好,这样才能发挥启发的功效。
  另外,父母应尽量抓住每一个机会教育”——生活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可借以教导孩子、帮助孩子的小事——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但应当在教育中多用正面的例子,少用负面的例子。比如,如果你想教孩子见到长辈要主动起立打招呼,那你自己就必须每次都做到。做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如果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厉,但自己却没有首先做到,这样是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服的。
  尤其在人格塑造方面,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例如,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和思想时,家长个人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成长。所以,除了用榜样或故事(而不要用说教!)来教导孩子以外,家长还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做出与自己所倡导的行为相反的事情。
  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的家长本身对价值观的选择就很迷茫。比如在如何对待诚信、正义等问题方面,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相当多的矛盾和负面的例子,家长自己可能也不是特别坚定。如果把这样的思想传递给孩子,他们就很难拥有正确、坚定的价值取向,当他们走向社会后,就很容易在现实面前感到迷茫和困惑。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中国家长,教育孩子时,眼光要放长远些。中国已经走上了国际舞台,我们要用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判断生活中的现象,不要被一些负面的例子所干扰,不要做负面的事情,更不要向孩子灌输负面的思想。
  好的父母能为孩子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他们只是在孩子碰到困惑时才给以建议和帮助,他们更善于引导孩子,善于和他们沟通,而不是强加给孩子某种期望或价值观。
培养善于学习的孩子
  在今天这个应试教育的学习环境里,我们很难完全忽视孩子们的课业成绩。但是,孩子在这样环境里面临很大的压力,我们需要更多地体谅他们,不要总是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加在他们身上,更不要有这样的想法: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实现,而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或有没有天赋。太高的目标或不合理的期望都只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让孩子产生对不起父母的愧疚感。因此,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得太重,只要他们尽了力就好;不必总要求孩子考第一,只要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就可以了。其实,对孩子来说,打好基础和真正掌握学习方法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家长应尽量将自己的期望合理化。可以要求孩子每次都做得比上一次好一点,让他们慢慢进步。如果看到不合理的或不切实际的目标,孩子可能很早就放弃了。
  家长应尽量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转变成对孩子的建议。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放任孩子自己去闯,也不是说要放弃履行家长的约束权,而是要尽量正确地引导孩子。
  家长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这样只会培养孩子片面的竞争心理,对他们步入社会后必须参与的团队合作将是个不小的障碍。
  对孩子还说,学习时不要只重视书本里的死知识。在《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我曾解释过四种学习的境界:

    *
  境界一、熟能生巧: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掌握课本上的内容,知道问题的答案;
    *
  境界二、举一反三:具备了思考的能力,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能够举一反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
  境界三、无师自通:掌握了自学、自修的方法,可以在没有老师辅导的情况下主动学习;
    *
  境界四、融会贯通: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懂得做事与做人的道理。
  作为父母,我希望大家能够把握每一个机会,帮助孩子提升学习的境界,帮他们从死记硬背升华到融会贯通。
  家长应鼓励孩子去图书馆和网络中学习和获取知识。现在的网络是不折不扣的知识海洋,其中有最好的学习英语的互动工具,有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所有课程,有开复学生网这样的学生互助社区,对孩子们的成长很有帮助。当然,网络中也有很多负面的诱惑,所以,家长最好能经常告诉孩子在网络上学习的正确方法。
  家长应鼓励孩子为了学习而学习,而不只是为了分数而学习。比如,有一次我女儿考试时,有一道题她认为做对了一半,但却被判全错。当时,我要她去问老师,但她不愿意去,因为老师肯定不会给她加分。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告诉她,去问老师的目的是学习知识,和老师讨论解题的正确方法,而不是为了加分,因为分数并没有那么重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13#
琼儿 发表于 2009-10-28 20:03:1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
以前看过李开复给大学生写的信,也给孩子看过,写的挺好。
12#
liw59 发表于 2009-10-28 15:16:48 | 只看该作者
认真拜读了,和受启发,“五要”和“五不要”非常有针对性,如果能早几年读到可能会给我有更大的帮助,不过现在也不晚,我们的孩子还需要我们的鼓励,需要我们在精神上给予更多的支持,边学习边实践。
11#
忘忧草 发表于 2009-10-28 13:22:26 | 只看该作者
和孩子打成一片,甚至和他一起胡说八道。不要摆起架子,做个“高高在上”的长辈。我的孩子小时每天都是听了我“胡诌”的故事后才愿意入睡的。
    *   对孩子说心里话,不要把话闷在肚子里,同时也希望他也这么做。做一个好的聆听者。
    *   让孩子知道他对你多重要,告诉他你多么爱他,慷慨地把你的时间分享给他,但是对物质上不要“有求必应”。
    *   花些时间理解那些流行的东西。无论是歌星、青少年偶像、新电脑游戏,我都会花一些时间理解。这样一方面可以给你更多的话题,另一方面告诉孩子你“在乎”他。而且还可以让你觉得年轻些!
很受用!
10#
风铃草 发表于 2009-10-28 13:10: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9#
lao90286 发表于 2009-10-28 10:28:10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家长有可能买一本<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浏览一下.中信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8#
lao90286 发表于 2009-10-28 10:21: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nice!这样的文章越多,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就还有可能进步!
7#
豫章闲客 发表于 2009-10-28 10:04: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很受用、很受用!超赞!
6#
笑笑 发表于 2009-10-28 10:02: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笑笑 于 2009-10-28 10:03 编辑

我也经常看李开复的博客,咱们国家的孩子快乐感、自信的确不够,除了家长的责任外,更多的我认为是学校教育造成的。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是否定的多,批评的多,表扬的少。有些老师说话过于随便,动辄骂学生笨蛋、弱智。我也很喜欢nice转载的那首诗,深有同感!
5#
大宋水师 发表于 2009-10-28 09:44:54 | 只看该作者
不要有这样的想法:“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实现”

“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快乐,能够发挥他们的潜力。”


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21 04:02 , Processed in 2.0972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