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4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美华媒:中国教育赢在起跑线却输在了终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秋枫 发表于 2013-12-8 08:5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华媒:中国教育赢在起跑线却输在了终点
2013-12-06 11: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美国《侨报》4日刊载《“知道分子”多了又怎样?》一文,文章指出,中国的基础教育赢在了起跑线,高等教育却显得后继乏力;中国的中学生可以在国际奥数比赛中所向披靡,却无法在进入科学研究领域后成为该领域的翘楚,无法引领世界科技的创新潮流。这是真正需要反思的地方。

  文章摘编如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发布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2)中,参与测评的上海15岁在校生,在数学素养、阅读素养和科学素养3项评价中,均排首位,蝉联冠军。而美国的学生,近10年来成绩原地踏步,让美国的舆论颇不淡定。

  事实上,中国孩子的学习与创造能力并不差,蝉联考察学习创造力的PISA的冠军,奥数、航模比赛中,他们也经常拿奖拿到手软;中国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从基础教育上来看,便比美国的投入产出比高得多。

  而中国教育的形象之所以难以扭转并一再引发争议,根源不在于机械教条的教学方法,而在于日渐功利化的教育风气和目的,其中尤以高等教育为甚。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争上名校,大多数人仍是为了获得提升身价和地位的敲门砖,而非出于求知渴望。此外,高校大量扩招以赚取建设费,教授忙于评定职称远比传道授业费心,教育的功利色彩愈发浓重,代价却是教学质量的堕落。

  相较之下,欧美诸国虽然在中世纪落伍,但却在现代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机制,使得教育能够保持较大的独立性,从而显现出强大的后发优势。这也是为何美国如今能诞生乔布斯和苹果这样的神话,而中国却盛产“学霸”和山寨品的原因所在。

  梁启超有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必须维持住领先优势,这句话才算成立。然而,中国的基础教育赢在了起跑线,高等教育却显得后继乏力;中国的中学生可以在国际奥数比赛中所向披靡,却无法在进入科学研究领域后成为该领域的翘楚,无法引领世界科技的创新潮流。这是真正需要反思的地方。

  教育应让人保持对知识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探索,而不是教授大家只懂书本知识、不懂社会和人生的基本要义。学生不应仅满足于做一名“知道分子”,而应尽可能抛开功利,真正成为担当起社会责任的精英。从这个角度说,“知道分子”多了又怎样?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我心飞扬 发表于 2013-12-8 09:58:46 | 只看该作者
“中学生能力全球第一”不足喜反足忧

    文/龙敏飞

据世界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本周二公布的一项评估结果,中国上海的中学生在数学、阅读与科学等方面的能力居全球首位。在所有的评估科目中,上海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比他们在美国、德国以及英国等国家的同龄人领先至少一年的学校教育。(12月4日人民网)

早在2009年,上海第一次参加这个项目时,阅读、数学和科学就均列首位,此次上海再获第一,个人觉得不足喜反足忧。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方式仍然没有改进,依然是揠苗助长式的教育,很早就让孩子们进入应试教育的残酷竞争中。可以说,“上海中学生能力全球第一”,只是应试教育的生动注脚罢了。毕竟,数学、阅读和科学等方面的能力,是后天培养的,不是先天形成的,那在“全球第一”的结果面前,见证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方法。

事实上,与这个数据相对应的另一组数据不容忽视——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二十一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计算能力还是第一,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排名却不忍直视,这的确是很尴尬的结果。而透过这份数据,也让我们看到,孩子们在知识上的确是“成熟”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了,但在童真、天性方面,却完全丧失了。童年没有童年的乐趣,孩子没有孩子的模样,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是难言成功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知,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显然不是知识能力,这些可以慢慢学习;而是保持天性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遗憾的是,揠苗助长式的教育下,我们的孩子已经不具备这些最纯真却又最可贵的东西了。曾经有一幅对中国教育进行描叙的漫画很生动,画的是孩子们进入学校之前,有方的、三角形、矩形等脑袋,结果出来之后都变成圆的脑袋了。这既是一种讽刺,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写照。

甚好的是,在这次评估中,除上海外,评选机构尚未获得中国其他地区的样本,要是还有其他省份,估计前几名要被中国大包大揽了,说不准还被打扮成“民族自豪”的范本。但事实上,任何扼杀天性的应试教育,都是不可取的。遗憾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内核下,很多父母也迷失了方向。尤记得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位妈妈,她曾状告幼儿园,因为自从女儿学了26个字母后,再也不能将“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之类的东西了,她认为这是扼杀孩子的想象力,最终家长赢了官司,且直接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

通过这些案例,一个常识必须被重申,那就是教育应该遵守孩子的成长规律,不能过早地扼杀孩子的天性。于此,再审视“上海中学生能力全球第一”这份调查,便知这不是一份荣耀,而是一次警醒,告诫我们的应试教育内核,到了必须要纠正的时候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
wangdd 发表于 2013-12-9 09:14: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angdd 于 2013-12-9 10:13 编辑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赶超也是需要时间地。
60年前,大家都明白,连小学都还是全面落后的吧。
现在,中学已经超越,大学正在赶上,前沿已现曙光。
请不要觉得月亮总是外国圆,中国教育并非一无是处。
再过10年、20年再来评判,中国教育是否输在了终点。
当然,中国教育也需要再向前发展,这不高考改革已经开始!
4#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12-9 10:53:35 | 只看该作者
正像猜谜一样,中国教育是尽早地告知谜底,并且告知如何不经自己的探秘过程,就可以尽早尽快的拥有谜底。中国教育考察的是谜底,而不是解密的过程。
5#
武汉小草 发表于 2013-12-9 10:59:49 | 只看该作者
功利、腐败
6#
悠悠岁月 发表于 2013-12-9 20:40:14 | 只看该作者
想想中国教育真是如此。
7#
四叶苜蓿 发表于 2013-12-10 15:06:2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教育本来就是跟在西方后面的,何曾赢过;从基础教育,到中学生各方面能力领先,说明中国整体教育水平与西方比正缩小差距。随着一代代人文化质的提高,中国的教育正在快速赶超,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的大学教育也会领先。功利的教育也是中国必须经历的阶段。
8#
黄鹂鸟 发表于 2013-12-12 21:36:32 | 只看该作者
整个教育体制问题,大家都在批,,,就像中国人好围观打架似的,只想凑热闹,没有切肤之痛。比如,高考取消英语,没看出来有多好,很多人却在奋臂高呼,,,,
怎么看,怎么办,整个框架从何改起?又不能像拆个旧楼盖新楼一样简单,,,
9#
燕儿林梢 发表于 2013-12-12 22:12:59 | 只看该作者
高校大量扩招以赚取建设费,教授忙于评定职称远比传道授业费心,教育的功利色彩愈发浓重,代价却是教学质量的堕落。
这也是身边的很多朋友,把孩子送到国外读大学的重要原因,中国的高等教育病得很重,浮躁功利是教育的致命伤。在中国,愿意把孩子送到科大读书的家长,就是不想被传染生病,渴望健康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20 12:32 , Processed in 1.62204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