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1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大学教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闲庭漫步 发表于 2016-1-23 12:3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 2016-01-21 秦春华  林 莉 中国大学教学


    中国教育正呈现出一个显著的吊诡现象:一方面,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心理作用下,学生开始学习知识和掌握技巧的时间一再提前,小学中学化,幼儿园小学化,勇往直“前”,恨不得提前到娘胎阶段,留给孩子们用于玩闹的时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大学对招进来的学生评价越来越低,不得不下大力气去补基础教育落下的“功课”,纠正基础教育的偏差,重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科学素养。教育是一个连续的接力赛,前一棒的任务没有完成,后一棒就不得不先把前一棒的“旧账”还上,才能启动自己的赛程。但现实往往是“旧账未了,新账又来”,高等教育自身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需要大学提供更强有力的解决方案。

在前后两方面作用力的夹击下,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预期渐行渐远,由此导致了目前中国社会另一个显著的吊诡现象:一方面,企业和各类机构迫切需要能够开拓事业,承担责任的各类人才,但放眼望去,几无可用之人;另一方面,每年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急于落实工作单位,却发现很难找到愿意雇佣他(她)们的机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迫使政府不得不一再出台各类治标不治本的激励措施。市场是最敏感的。如果用人机构愿意支付给大学毕业生的薪水低于农民工,那只能说明它们对大学毕业生的评价或者说大学毕业生为它们提供的价值低于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的非均衡,根本原因在于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事实性下降。

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即使在当今教育最发达的美国,情况也并不令人乐观。高等教育的成本直线上升,但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却并未随之提升。延续了数百年的“学历=能力”公式似乎受到现实社会越来越强有力的挑战,也迫使美国顶尖大学开始重新思考和定位本科教育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一个看起来正在发生的事实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出现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

的确,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变化的世界,其变化的速率正在超越人类的想象力边界。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但大学并不完全为当下的现实世界培养人,更重要的是,大学所培养的人将要面对未来的世界——一个可能和现在完全不同的世界。20年前的人能够想象到今天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吗?不能,正如今天的我们也同样无法想象20年后的世界将会怎样。因此,本科教学的本质,就不在于教给学生过去的具体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即使不会过时,也很难应对未来世界的变化——而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他(她)们处理复杂资讯的能力,启发他(她)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使学生能够面对未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帮助他(她)们解决未知世界面临的难题。

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然而,中国的本科教学正面临着相当严峻的挑战,无法适应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首先,学生越来越不提问题,不会提问题,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很少有提问题的欲望,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即使勉强提问,提出的也很难称其为问题。如果说,在传统的“演讲式”课堂里,学生不提问题尚可蒙混过关的话——他(她)们只需带着耳朵来听即可,甚至不听也没有关系,因为教师无法进行有效监控——在新的“研讨式”课堂中,不提问题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一是无法组织教学。“研讨式”教学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讨论就要提出问题,提不出问题讨论就无法开展;二是教学质量降低。课堂时间极为宝贵,如果学生不提问题,时间就会在沉默中飞速流逝,学生不能在课堂里接受必要的训练,其结果将比原先的“演讲式”教学还差——在那里至少他(她)还接受了一些信息;三是无法产生实际的教学效果。由于无法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里接受不到对他(她)们而言极为重要的批判性思维训练。事实上,如果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和接受过良好训练的话,“研讨式”教学就只会变成一个吸引眼球的教育改革措施,却起不到任何实际的教育效果。

其次,学生正在丧失极为宝贵的思考能力。他(她)们习惯于跨越过程,直奔结果。问题的关键在于,只要是结果,就一定是确定的,无非是好的结果和不好的结果而已。但全球化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挑战在于,我们现在和未来所面对的世界,将具有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我们甚至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如果学生不能从过程入手去思考、分析、研究问题,而只追求结果的话,当他(她)们一旦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时,将会手足无措,陷入迷茫和恐惧之中;反之,如果学生不断养成思考的习惯,特别是形成了批判性思维的话,当他(她)们面对一个不确定的世界时,至少他(她)们心里不慌,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去解决问题。

最后,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上课、上网,却很少读书。由于思考能力的丧失,学生对未来产生了深深的迷茫和恐惧。他(她)们不得不选修大量课程,企图通过学习知识使自己充实起来,用课程填充时间。在他(她)们的意识里,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化,只要有一技之长在手,心里就有底儿。然而,当面对未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时,你现在所掌握的技能性知识也许不能帮助你有效地解决未来面临的难题。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学期开始时,学生拼命地选课修课,力图使自己充实起来;学期结束时,却发现自己陷入了更深的迷茫和空虚之中——除了拿到了一个分数外,还剩下些什么呢?再加上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基本上没有时间去读书,因而更没有时间去思考,导致思考能力进一步退化。

(本文摘编自《中国大学教学》2015年第12期文章:“学生评价与本科教学面临的挑战”,标题为后加。)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zhulinfeng13956 发表于 2016-1-23 13:37:4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对教育的关切令人感动,对中国教育的企盼古道热肠!大赞一个!
3#
zhulinfeng13956 发表于 2016-1-23 13:38:1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对教育的关切令人感动,对中国教育的企盼古道热肠!大赞一个!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
 楼主| 闲庭漫步 发表于 2016-1-23 13:57: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最近看到类似的文章较多,也思考了一点,发觉中国的教育的确存在很多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问题不解决,何谈其他呢?!
5#
zhulinfeng13956 发表于 2016-1-23 16:04:52 | 只看该作者
闲庭漫步 发表于 2016-1-23 13:57
最近看到类似的文章较多,也思考了一点,发觉中国的教育的确存在很多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问题不 ...

楼主境界非凡,不只关注版块的教育问题,已经放眼全国,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我国的教育未来!是教育界巾帼英豪!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
 楼主| 闲庭漫步 发表于 2016-1-23 16:30:22 | 只看该作者
zhulinfeng13956 发表于 2016-1-23 16:04
楼主境界非凡,不只关注版块的教育问题,已经放眼全国,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我国的教育未来!是教育界巾帼 ...

岂敢岂敢?!只是谨记:位卑未敢忘忧国!
7#
trueturn 发表于 2016-1-23 21:29:31 | 只看该作者
想起Z大的老师说,大学生出现的问题是大学自身机制的问题和中小学积累起来的问题的叠加。
还有中小学教育模式不适应大学教育。
象研讨班这种形式的教育,我们没有这种教学基础。在澳大利亚,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就要每星期上台讲话发言,还每年都打乱班级,不固定在一个群体中。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都比较外向,勇于和积极发表意见。
美国中学的语文都是历史和文献,从小就引发孩子的思考能力。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8#
trueturn 发表于 2016-1-23 22:26:31 | 只看该作者
您的帖子已被中科大家长论坛微信采用,谢谢!
9#
 楼主| 闲庭漫步 发表于 2016-1-24 09:36: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trueturn 发表于 2016-1-23 21:29
想起Z大的老师说,大学生出现的问题是大学自身机制的问题和中小学积累起来的问题的叠加。
还有中小学教育 ...

教育是一场接力赛,大学教育的进步需要中小学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需要中小学教育同步进步,需要国家财政的更多投入,需要更多的去行政化……
10#
 楼主| 闲庭漫步 发表于 2016-1-24 09:37: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trueturn 发表于 2016-1-23 22:26
您的帖子已被中科大家长论坛微信采用,谢谢!

敬业的微编,点赞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22 00:44 , Processed in 1.80901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