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日报】我首台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成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tuixiuustcer 发表于 2020-8-24 16:3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uixiuustcer 于 2020-8-26 09:53 编辑

2020年08月24日
【科技日报】我首台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成功


科技日报合肥8月23日电 (记者 吴长锋)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近代物理系“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坚课题组经过两年的攻关,攻克了红外观测微弱信号检测、高增益灵敏放大、暗流及背景噪声抑制、高真空低温封装、高精度数字锁相放大等关键技术,成功地研制出红外光谱扫描的天光背景测量装置。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该领域知名期刊《JATIS》上,同时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
红外观测是天文研究的重要手段。长久以来,受限于优良台址和探测器的缺乏,我国红外天文研究发展严重落后。随着我国天文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中国天文界拥有红外天文观测能力的愿望也更加迫切。近期我国多项大型光学红外天文观测设备项目获得天文界支持,为了保证这些大型设备建设成功后,能顺利高效地开展红外观测仪器的研制和红外天文观测研究,必须对相关候选站址进行红外天光背景的测量。在红外波段的天光背景辐射强度很大程度上限制着红外望远镜及其他观测设备的一些重要性能,如巡天深度、能够观测的极限星等、天文成像系统曝光时间等。
2.5—5微米是热红外波段的开始,是地面观测的重要窗口所在区域。由于天光背景强度极其微弱,探测器输出信号低于nA量级,研究团队采用锁相放大技术成功提取出淹没在噪声中的信号;为了降低探测器暗电流的影响,探测器制冷到-150℃以下;为了克服由于仪器带来的背景热噪声,进行了适应低温的斩波器和光学设计。为了克服地面大气的吸收效应,地基红外望远镜只能从若干大气窗口进行观测。研究团队根据探测器在2.5—5微米波段上高响应的性能,利用线性可变滤波片在此波段线性可变的特点,研制出了此波段上连续扫描观测的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
《科技日报》(2020年08月24日头版)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一口一乐 发表于 2020-8-24 19:58:31 | 只看该作者
成功地研制出红外光谱扫描的天光背景测量装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蒲松龄 发表于 2020-8-26 08:48: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您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11 07:25 , Processed in 1.4450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