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40|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少年班父子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南门二 发表于 2013-6-13 15:3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请见:http://www.ustcif.org/default.php/content/1704

王永、王嘉骝是中国科大少年班历史上罕见的“父子兵”。这对父子分别毕业于78级、09级少年班,他们的少年班经历令人称奇。


王嘉骝今年就要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毕业了。人如其名,像一匹勇往直前的骏马,他将在异国开始一段求学的新旅程——9月,他将赴全球顶尖学府加州理工学院的化学专业继续深造。


在中国科大求学的四年里,王嘉骝和父亲王永是校园里一对颇受关注的父子:父亲王永是中国科大少年班的首届毕业生,现为中国科大教授;王嘉骝则是以2009年中国科大招收安徽籍考生第一名的身份入校,并将成为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的毕业生。


亦父,亦师,亦友
在儿子的成长道路中,父亲王永既是老师,也是学长,而让王永最自豪的——他是儿子的朋友。“他不是很爱说话,但时不时会和我聊聊天,说说自己的想法。”王永说,由于建立了平等沟通的父子关系,从小到大,儿子都没有出现过叛逆期。
在校园里,王嘉骝有时会与老师兼学长的老爸“邂逅”。“有一次,学院举行专业选择介绍会,那天请来的老师里就有老爸!”王嘉骝仍记得当时的情景,“老爸站在讲台上和我们交流,我也像其他同学一样认真聆听”。
王嘉骝心中的父亲,自信、乐观、口才超好。“最难得的是,老爸那代人非常刻苦,常怀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是我希望去学习的。”王嘉骝说。
作为中国科大少年班首届毕业生的孩子,王嘉骝面对关注的目光,一直很淡定:“老爸他们当年被称作‘神童’,他的很多方面是我学习的榜样,但我并不想成为他的翻版。”
父亲的专业是自动化,现在已经是中国科大信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而王嘉骝选择的专业是化学。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未承父业”的选择。王永也曾问过他原因,王嘉骝的答案是:“除了我对化学非常有兴趣之外,我还有一个想法:希望选择一个你没有学习过的专业,完完全全由我自己独立地走下去。”
王永表示理解,事实上,王嘉骝心里深藏着一份感谢:“老爸尊重我对专业的选择,但是他其实还是有一个愿望:想亲手在大学阶段给我一个分数。”于是,在大四下学期,王嘉骝选修了父亲主讲的《现代控制理论》,每周都会有一个半天坐在父亲的课堂里。
自立,从小养成
在王永眼中,儿子的专业选择并不奇怪:“他从小就养成了独立面对事情的习惯。”
郑渊洁的童话书,王嘉骝在幼儿园小班时就能流畅地念出来;金庸的小说,王嘉骝在幼儿园大班时就可以阅读。这让父母很惊诧——平时工作忙并没有抽出时间教他认字。原来,小嘉骝经常缠着保姆学认字,时间久了认字多了,就自己看起书来。有一次,小嘉骝生病住院,旁边的一位小朋友因为妈妈要先走而哭闹不止,王嘉骝便给这位小朋友念故事。这情景令医院的护士们称奇不已。
后来,王嘉骝上了小学,遭遇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小挫折。一天放学回家,王嘉骝垂头丧气地告诉父母,自己的作业里有好多错误,作业本被老师撕了。“别的同学的作业都由爸爸妈妈帮助检查,没有错误。”王嘉骝非常沮丧地说。父亲告诉他,爸爸妈妈的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帮你检查作业,你只能靠自己每天检查。
从那以后,王嘉骝养成了每天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这个习惯延续到考试中,很快取得了成效。截止到小学二年级上学期,王嘉骝是区内唯一一名每次统考都是满分的考生。王永被邀请在家长会上介绍教子经验。“我当时告诉在座的家长,经验就是‘不管’二字,引起一片哗然。”
高考的时候,王嘉骝取得了全校并列最高分、安徽省第十六名的优异成绩。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面对多所一流大学伸出的“橄榄枝”,他选择了自己心目中学风最好的中国科大。
想成为“灵魂工程师”
“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这是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名言。
比起别的年轻人,王嘉骝对这句名言的理解更有共鸣,也更加执著:“成为一名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师,是我的人生理想。”
这个理想萌芽于大三时的一门课,王嘉骝感觉那门课的教材编得不好。突然,他灵光一闪:“写教材这样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能做?”从此,“做一名老师,写自己的教材”——这个想法开始在王嘉骝的心中生了根。
王嘉骝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情景,那是在高中自修课的时候,他主动上台给同学们讲解化学试卷,颇受同学们欢迎;大学期间,给班里的同学讲课也是他的一个 “副业”,由于王嘉骝的学业出众,期末考试前,他总是找一间教室,给班里其他同学补习功课。
“站在讲台上,写板书,讲解,我一点也不会感到怯场。”王嘉骝自豪地说,“我喜欢讲课,把我所知道的传授给别人。”
王嘉骝把即将去加州理工学院深造的经历,看做是实现“教师梦”的必经之路。“学成之后,我一定会回来,做一名普通却又充实的教师,像父亲那样,像很多默默付出的老师那样。”在对未来的憧憬中,王嘉骝流露出一份大于他年龄的坚定与执著。
新闻来源:转自中国科大新闻网,原文刊登于《中国科学报》 (2013-06-06 第8版 校园),原标题为《王嘉骝:奔向心中的“教师梦”》。摄影照片由王永教授提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神仙鱼 发表于 2013-6-13 15:39:30 | 只看该作者
这孩子真不错////
3#
和你在一起 发表于 2013-6-13 15:44:29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故事发生在科大,看似偶然,实是必然.什么样的土地,收获什么样的庄稼.大丰收还在后面呢.
4#
许馨 发表于 2013-6-13 15:45:12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父子,真让人羡慕呀!
5#
信院彩云 发表于 2013-6-13 16:20:39 | 只看该作者
这父子兵令人羡慕!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6#
lao90286 发表于 2013-6-13 16:25:09 | 只看该作者
祝福这对父子兵!
7#
风筝女子2012 发表于 2013-6-13 16:40:22 | 只看该作者
天才之家哦
8#
懒羊羊! 发表于 2013-6-13 16:57:38 | 只看该作者
真羡慕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父子
9#
雨后之叶 发表于 2013-6-13 18:49:05 | 只看该作者
这就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10#
夏日冰风 发表于 2013-6-13 18:51:13 | 只看该作者
除了羡慕,只有羡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22 22:45 , Processed in 2.3374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